Search

➊. #你会为我担心吗?

那一天的对话,我想让孩子知道:
「妈不会...

  • Share this:

➊. #你会为我担心吗?

那一天的对话,我想让孩子知道:
「妈不会永远为你担心,你需要为自己用心。」

科比问:「妈妈,如果我不做网课的作业,你会为我担心吗?」

科比会这样问因为前不久,我针对他们两兄弟玩耍太“粗暴”,表示过玩乐需要顾忌安全,任何一个人受伤,爸爸妈妈都会担心的。他越来越会举一反三,试探着问我写作业的事。

「不会哦,作业不是我的事,我为什么需要为你担心呢?你完成了,学到了,吸收了,那是你学会的事,不是我会用到的,你有没有做,是你对自己负责,妈妈相信你明白,所以我不会因为这件事为你担心。」

(这小事也要妈妈为你担心,做父母的的心能 #担得起多少心 啊?! )

「哦。」

然后那一天的写作业时间,他提早开始,边写边说:「今天的作业好简单,怎么那么少?我还想写更多字。」

我儿子就是那么DRAMA,以前写满满一页字就喊累,现在听我说一段话后,他就变得如此积极。难以置信,但亲子互动中,对话只要语态和姿态上 #和谐专注,以 #温暖正向 的内容沟通,真的能带来改变。

至少我不用喊:「几点了,还不赶快做完功课,拍照交作业啦!」

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

➋. #那些大人的为你好

浙江有位妈妈要求女儿每天跳绳3000下引发骨伤,你还记得大人那些「为你好」举动?

「现在不愿坚持,以后 #长不高 后悔的是你自己。」这位妈妈强迫孩子这么做,原来是因为焦虑着孩子以后的样子,她的强硬坚持让13岁女儿的心理生理,都受到伤害。

也许你会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,缺乏自制力和判断力,爸妈有责任在必要时“出手”为孩子坚持,若让孩子自由做主,日后怕他会后悔。嗯,可以理解,但育儿如果只是要求孩子「 #听话」,这位 #教官式的妈妈,没听见或看见孩子的真正需求:她需要休息和调整运动方式,结果就会变成一场育儿灾难。

少了理解彼此的对话,爸妈脱口而出的「#为你好」,很容易掉入大人对子女情感绑架的模式中。你担心所以坚持的事,到底是为了大人好、孩子好、还是为了谁好呢?

真正搞懂了,彼此都好。

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

➌. #感动需要更纯粹

过去几天很少发文,因为一打二也专注在家人身上。然后看到马先生 XiaoMa 小马 早出晚归,拼了命的投入在新节目拍摄中,自己陪伴孩子和家人,自己虽然脑袋很胀(一种大量交流与互动后的feeling),仿佛眼前没有疫情,只有自己的生活核心,很纯粹的快乐、纯粹的感动,纯粹的活好。

这样的状态 reset了这周的开始,本周本人奔四前的最后一次庆三 XD 能量保持,心境不老。
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

➍. #人生需要淋雨快乐

星期一写着写着要午安了!昨晚睡前读到一句韩剧金句,挺好,与读文的你分享:

「人生不可能永远无风无雨,这种时候就算撑伞也会淋湿,不如干脆张开双手接受它。」

但愿我们能以
丰富的眼光看到问题、
丰富的眼光看待自己、
丰富的眼光看待孩子、
丰富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!
世界因为你的眼光保持美好。
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 ◽

#秋月四点记录 #生活2709
#昨天科比作画的嘟嘟嘴专注样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